10年前,“哈佛女孩”、“耶魯男孩”的“留學筆記”曾一度引發了出國讀大學的潮流;而如今,高中生已逐漸成為出國留學的主力大軍之一。在這些“小留學生”背后,是中國家長望子成龍的急切心態,更是對國內就業環境的無盡擔憂。
去國外讀高中
“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有個更好的未來,花多少錢送孩子出國我們都愿意。”9月10日,記者在濟南某留學公司遇到了從事個體經營的市民張先生。雖然女兒目前還在上初二,但張先生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為女兒籌劃明年出國讀高中的事宜了。
張先生告訴記者,女兒學習成績不錯,之所以想送孩子出去,就是想讓她更早地見見世面,開拓開拓視野。“在國內讀高中就是為了高考做準備,學到的知識實際用途并不大,相當于浪費三年的時間;而國外更重視個人綜合素質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和培養,這些都是國內應試教育所缺乏的。”張先生說。
而在前來咨詢的李女士看來,出國讀高中是通往國外知名大學的一條“捷徑”。“如果我女兒在國內高考,恐怕連一般的二本都考不上。”李女士聽說,“洋高考”門檻更低、壓力更小,在美國讀高中申請到知名大學的機會更多,“現在國內就業這么難,在美國讀個好大學,將來回國后就業也更加有優勢。”
濟南啟德教育市場部的姜磊告訴記者,據啟德教育集團“國際教育研究院”研究數據顯示,從2010年開始,留學機構中申請海外高中的業務量猛增,2011年已經占到了其業務總量的20%—25%左右。2011年,出國留學的高中及高中以下學歷學生所占比例已達25.5%,比前一年多出了將近6個百分點。這些學生大都未滿18周歲,有的甚至是去海外讀小學。而省城其他幾家出國留學公司,也同樣呈現出低齡留學的熱潮。
記者了解到,在2005—2006學年,我國僅有65名中學生持因私護照去美國讀中學;而到了2010—2011學年,就有多達6725人到美國去讀中學,5年增長了100倍。9月2日發布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2)》國際人才藍皮書顯示,我國低齡留學人數仍在不斷激增中。
繞開高考仍不輕松
在國外讀高中,真的就能繞開國內高考的巨大壓力輕松考入國際名校嗎?
濟南姑娘小丁早在2009年就遠赴美國,成為一名“小留學生”。“高中就出國留學,很大程度是受了周圍人的影響。”小丁說,父母一直對她給予厚望,眼看考入重點高中無望,周圍一些同學又紛紛選擇了出國,父母也不甘人后,把小丁送到美國。此后,父母一提及“我女兒在美國”,別人都會投來羨慕的目光。
然而,語言不通課程跟不上,只身一人沒有家人照顧,當時年僅15歲的小丁,在美國體會到的卻是深深的不適與無奈。除此之外,沉重的經濟負擔也讓小丁感到了不小的壓力,據粗略計算,她的學費加生活費每年需30萬—40萬元人民幣。為了節省機票錢,3年時間她只回過一趟家。
繞過國內高考的“獨木橋”,小丁的美國高中生活卻并沒有輕松很多。學語言、準備SAT考試(學術能力評估測試,是高中生申請美國大學的重要參考)、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盡管如此,小丁仍未如父母所愿申請到美國排名前50的名校,只是進入了一所普通的州立大學。對于未來,小丁尚沒有明確的規劃,“畢業后應該回國吧,只是聽說‘海歸’就業也不是很好……”
小丁說,像她這樣“被出國”的高中生并不在少數,也都在心理和學業上承擔著不小的壓力,有的留學生甚至產生了厭學的心理。“對我個人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鍛煉了獨立自主的性格和能力。”小丁坦言,低齡留學有利有弊,家長最好能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低齡留學不可盲目跟風
針對低齡留學越來越熱的現狀,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教授范紅軍表示,許多回國學生在學術能力、待人接物、處理問題等方面并沒有比國內學生突出多少。“我接觸到的學生最終能夠考上美國常青藤盟校的大概有15%,能夠進入美國前50名學校的有30%,這個比例并不高。”在過于功利的思想之下,千方百計把孩子送出國也未必能成才。
“出國留學接受更好的教育本無可厚非,但中學出國顯然并不明智。”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的文化背景及教育方式與西方差異很大,如果孩子過早出國,很有可能不適應國外的環境。他建議中國學生高中以前應在國內打好基礎,本科以后再出國讀研究生。
王忠武特別提醒,家庭教育投資過度存在一定風險,“海歸”找不到工作的也有很多。另外,國內許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更重視“第一學歷”,國外的學歷并不能代表一切。王忠武建議,除非有移民計劃,否則,高中以下階段的孩子出國留學都需要慎重考慮,“教育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在國內學習和出國留學都是成才之路,家長們一定要理性看待,不可盲目跟風。”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