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热国产最新地址获取,成人一a毛片免费视频,一级a爱看片免费观看,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免费一

首頁  | 每日一詞

每日一詞∣七一勛章 July 1 Medal

中國日報網 2021-06-30 17:00

分享到微信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一勛章”頒授儀式6月29日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七一勛章”獲得者頒授勛章并發(fā)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今天受到表彰的“七一勛章”獲得者,就是各條戰(zhàn)線黨員中的杰出代表。在他們身上,生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
President Xi Jinping, also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chairman of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on June 29 conferred the July 1 Medal on model CPC members. Xi addressed the attendees after presenting the medals. Noting that the awardees have bee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of CPC members on all fronts, Xi said they embody Party members' staunch faith, fighting and dedicated spirit, integrity and devotion, and loyalty to the Party's fundamental tenet.

6月29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隆重舉行。這是少先隊員向勛章獲得者獻花,敬禮致意。(圖片來源:新華社)

 

【知識點】
2017年7月,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6周年之際,黨中央批準《“七一勛章”授予辦法》,正式確立“七一勛章”為黨內最高榮譽。據介紹,該勛章一般在中國共產黨成立逢五、逢十的年份授予。2021年是中共成立100周年,也是該勛章設立后首個“逢五、逢十”的年份,故而“七一勛章”首次頒發(fā)。按照授予辦法,“七一勛章”授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作出杰出貢獻的黨員。中共意在通過規(guī)范、權威的功勛榮譽表彰制度,充分發(fā)揮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的精神引領、典型示范作用。
十八大以來,我國確立了以“五章一簿”為主干的功勛榮譽表彰制度體系——“共和國勛章”、 “七一勛章”、“八一勛章”、“友誼勛章”、國家榮譽稱號,國家功勛簿。隨著此次“七一勛章”的頒授,當下五大最高榮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之時,已全部頒齊。

【重要講話】
“七一勛章”獲得者都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的平凡英雄。他們的事跡可學可做,他們的精神可追可及。
July 1 Medal recipients are heroes coming from and deeply rooted in the people. The recipients are ordinary heroes that fulfill their duties and make quiet contributions. Their deeds can be followed and their spirit can be pursued.
——2021年6月29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

 

【相關詞匯】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stay true to the original aspiration and the founding mission

公而忘私
put public interests above personal interests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XXX(署名)”的原創(chuàng)作品,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英語點津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不得非法盜鏈、轉載和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561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英語點津)”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本網所發(fā)布的歌曲、電影片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zhí)峁┌鏅嘧C明,以便盡快刪除。
人氣排行
中國日報網 英語點津微信
中國日報網 雙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