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個沒有準時來?找張少聰吧!”廣州中醫藥大學的何娜總是這樣調侃室友,她是被張少聰治愈的患者之一。張少聰從大一到現在,在宿舍接診各類疾病不下300例。
“我祖上行醫,最擅長骨外傷科,我是第五代了……”在廣州中醫藥大學,記者見到了出生于廣東汕尾的大學生名醫張少聰。
張少聰2004年考上廣州中醫藥大學,是第一臨床醫學院中醫學七年制的學生。他打扮隨意,黃褐色條子相間的上衣加白色休閑褲,比同齡男孩矮差不多一個頭。那副稚氣未脫的樣子很難讓人想象他就是傳說中的小名醫,直至看到他閉目凝神號脈,望聞問切……
祖輩是汕尾鄉村醫生
“我祖上行醫,最擅長骨外傷科,我是第五代了……”張少聰告訴記者,他出生自廣東汕尾的一個中醫世家,祖輩是鄉村醫生,到了父親這一代已是拿正牌開診所的全國執業中醫師了。從小就在中藥暖香彌漫中長大的他,就連認字也是從藥柜中的人參、白術等藥名開始。
張少聰告訴記者,自己5歲就練習書法,誦讀《千字文》、諸子百家等典籍,小學時他已經讀完《古文觀止》,上了高中更是捧著厚厚的中醫古籍啃起來:“《黃帝內經》、《傷寒論》等中醫經典,我都把它們當作文學來讀?!睆埳俾斦f,他曾立志要當一個作家。
高考語文奪廣東第二
2004年高考,張少聰以891分的成績奪得廣東語文第二名,當親戚朋友都認為他要讀中文圓作家夢的時候,他卻選擇了學醫。父親張群聲的話對他影響深重:“文學書法自娛自樂即可,要在上面有大成就絕非易事;而良醫濟世活人可造福一方?!弊源藦埳俾斪呱狭酸S之道。
入學3年多來,張少聰在宿舍治療內、外、婦科等幾十種病癥,到現在接診各類疾病不下300例(多為大學生),其中包括一些久治不愈的疑難雜癥。每次治病后總會寫下醫案,包括病癥、處方和思路,命名為《辨證實驗錄》。如今醫案記下他所有成功以及失敗的案例,5萬余字的心血記錄著他行醫實踐的印跡。
醫院要大半年他3劑搞定
張少聰清楚地記得今年2月治療的一個15歲男孩林某。小林在家中玩耍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被螺絲刀彈傷,疼痛出血幾乎失明。隨后進入廣州某三甲眼科醫院進行救治,當時的診斷是右眼球及角膜穿通傷,手術后視力大不如前,連1米之內的事物都看不清。醫院判斷大半年才能恢復視力。
后來傷者父親經介紹找到了張少聰,少聰綜合四診辨為血瘀濕阻,開了4劑藥。小林服完3劑后已能看2米左右事物。一個多月后眼睛功能已基本恢復。為此,小林爸爸一定要塞紅包,被張少聰婉拒了,就送了一面“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錦旗到他家。
不懼“非法行醫”引爭議
然而,醫科大學生沒有畢業就進行醫治,多多少少都會引起人們的非議。按照國家衛生管理規定,沒有拿職業執照的人并沒有行醫的權力。張少聰的師妹何娜說,一般的醫科學生除了感冒會自己開藥以外,其他病癥還是會去醫院找醫生,甚少自己開方,更別說寫醫案了。張少聰的恩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王黎甚至經常調侃他“非法行醫”,要非常謹慎才行!
即便如此,張少聰依然膽大心細地行醫,“中醫泰斗鄧鐵濤(鄧老)經常強調‘學生要早臨床,多臨床’,很多人不知靈活運用的道理,以為患者盡照書上所說得病,讀書時頗為得意,到了臨證才發覺處處捉襟見肘,只有理論結合實踐才行。”
為此,張少聰有一個習慣,就是先不問他們的癥狀,通過切脈和望舌像先判斷出病人的癥狀表現,當所說的大部分符合病人情況時往往更為信任,提高了療效。
最近,找他來看皮膚、婦科等病的人多了起來,“現在期末了,考試時間也緊,但還是和病人預約了時間,不想讓他們失望?!睆埳俾斦f。
10年月經不調 吃師兄16劑藥好了
“嗯?你那個(月經)沒有準時來?找張少聰吧!”廣州中醫藥大學的何娜不時對室友這樣調侃著,她是被張少聰治愈的患者之一。
何娜也是讀中醫的學生,在她看來,師兄能用看似平和之劑治愈一些大醫院療效欠佳的雜癥。何娜患月經不調已有10年,常40天甚至半年才來一次。服用西藥和激素病情反復不見好轉。上了大學面臨學習就業等壓力,心情抑郁,睡覺一聽到舍友的電腦響就煩躁不安。少聰對癥下藥,服藥16劑后,她癥狀慢慢消失,月經周期至今正常。何娜稱,花9塊錢排2小時的隊看10分鐘的病,還不如讓師兄看。中醫不比西醫憑指標看病,中醫講求經驗和細心。像師兄看病問得細,開方講道理,病后還追蹤的服務十分難得。
看病不收診金 開藥方讓患者抓藥
盡管看了幾百號人,張少聰卻從來不收診金。他看完病后開藥方,讓患者自己去抓藥吃。
“治病開方是要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的,自己還是學生,不會把中醫當作賺錢的工具。”在聊天工具里張少聰的昵稱是“杏林墨客”。他認為,錢是身外物,他注重的是醫德和醫術,希望能夠像董奉一樣成為“杏林春暖”般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人。
然而,現實中醫在國內的尷尬處境讓張少聰感覺迷茫:“西醫學得快易上手,中醫要掌握精髓則很難。由于讀中醫的學生需要學西醫,所以學習壓力要更大得多。”雖然在同學口中的他相處融洽,但張少聰在奮斗中也有孤獨和寂寞的感嘆,他在詩歌《自嘲》中寫著“性本癡頑難入流,于無聲處獨高歌。”
張少聰的座右銘是:用出世的心做入世之事。他告訴記者:“我對中醫很執著,為它犧牲了很多。但是看到中醫被誤認為慢郎中,療效日下就感到很心痛。我希望在某些疑難雜癥上取得突破,成為真正的鐵桿中醫?!?/p>
物欲橫流的社會,醫生也有生存的壓力,此時的張少聰保持著年少的癡頑和樸質,“很多中醫醫生為了增加收入在臨證時紛紛開西藥,但是不管怎么變化,我想我不會改變對中醫的執著,即使當中醫生收入不太高,我也要堅持用中醫為病人解除病痛?!?/p>
師傅談徒 “20年從教最難得的中醫苗子”
一個大學生如此沉迷于中醫,他的老師如何看待呢?記者連線了他的老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王黎。
“他是我從教20多年來碰到的最為符合中醫素養的好苗子!”談及愛徒,王黎的賞識之情溢于言表:“他不但有普通學生的聰明和勤奮,而且非常熱愛中醫并長期接受熏陶,是一塊中醫的好料子?!蓖趵璺Q,現在中醫教育存在問題,有點像西醫的模式培養人才,學生大多以線性理論的方式來接受知識,沒有融會貫通。所以知識面較廣而且國學基礎深厚的張少聰領悟中醫之道時就比別人略勝一籌。
但是,王黎也認為張少聰有時比較浮躁,動手能力不夠強。“他開始時西醫學得并不好。其實西醫也有其很好的理論體系,不應該排斥它?!蓖趵璺Q,只有更靜心、細膩和踏實才能雕琢成一塊美玉,慎防成為天賦異稟最后卻變得平庸無奇的方仲永!
對話張少聰 “推廣中醫最重要是療效”
記者就醫患關系、韓國中醫申遺等話題對話張少聰。
信息時報:現在的醫患關系比較緊張,如果你是醫生會怎么調解中醫與患者之間關系?
張少聰:中醫講究“情治”,與患者關系要比西醫好得多。西醫通常冷冰冰,問完病情就開方抓藥。而中醫強調陰陽平衡,當病人問到養生之道時都會信手拈來告知。醫患的距離拉近。
信息時報:現在出現中醫斷層現象,年輕人不太接受中醫。
張少聰:中醫有其學科雙重性,既屬于自然科學又屬于社會科學。經歷新文化運動之后,很多人把西醫看作是主流醫學和現代醫學的基礎,把中醫的陰陽五行和算命等迷信活動聯系在一起,所以不肯接受。同時,中小學課本對中醫的介紹太少了,導致青年人認為中醫是虛無縹緲的,這是很大的誤解。
信息時報:最近韓國斥巨資要把韓醫申遺,你怎么看待?
張少聰:韓醫源于中國,其實也是中醫的一個流派,他們很注重開發自己的文化。但是反觀我國,有些人甚至懷疑中醫是偽科學,對我國優秀文化的認同感不強。事實上,中醫是祖宗流傳下來的瑰寶,是經得起考驗的實踐,社會各階層都應該來共同推廣。自從“中醫中國行”來到廣州后,我校也成立了全國中醫院校第一個大學生科普協會——“岐黃科普協會”,我是發起人之一,通過搞科普知識、義診等活動向社會宣傳中醫。
信息時報:現在中醫的學生出來并不好找工?
張少聰:我覺得推廣中醫最重要是療效。其實中醫不僅能治慢性病,也能治急性病。例如2003年初的非典,中醫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廣州中醫介入最早最深,病死率不到4%,這都說明中醫是經得起事實考驗的。然而中醫本科五年出來的學生不及西醫學生搶手,確實是值得反思的問題。我想跟現在中醫教育西化太多有一定關系,中醫臨床方面比較弱化,畢業出來的學生很難馬上拿出神奇的療效,而西醫水平又不能跟西醫院校的學生相比。所以中醫院校的學生,一定要潛心修煉、重視實踐才行。(記者 梁健敏 通訊員 鐘海榮)
來源:大洋網-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