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入教育體系 南開設義工課
課程,開在教室內,也開在社區中。新學期,南開大學推出一門新課“服務學習課程”,將志愿服務納入了大學教育體系。這門新課在學生的義工實踐中完成。
這是一門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公共選修課。50名選修的學生,分布在全校22個專業。理工科學生占64%,文科學生占36 %。大學一年級學生占70%以上。有少量學生參加過志愿者團體。領銜開課的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教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培訓專家彭華民說,服務社會的意識是當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志愿者服務“不是拿把掃帚掃掃地”那么簡單。這門課要告訴大學生有關志愿者的學問,幫助他們樹立終生做志愿者的意識。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編寫的《兒童權利多步培訓手冊》,成為課程的主要教材。彭華民介紹,服務學習課程的主題應該因地制宜。南開大學首先選擇以兒童權利保護作為主題,是考慮到中國的困境兒童問題較為突出,社會轉型期出現的留守兒童、流動兒童等值得關注。
在17周34個學時中,學生前16個學時在教室里度過,另有16個學時到天津市兒童福利院、和平區崇仁里社區等進行兒童服務。最后一周的2個學時,再回到課堂演講各自的學習實踐報告。
這門課還讓“學生帶動學生”,選課者分為5組,來自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的5名高年級學生作為“種子學生”,擔任小組組長。他們富有社會工作經驗,帶領課程的同學到實踐基地,幫助所在的社區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動室”和“提高青少年抗逆力特色樓門”。
與特殊的學習過程相對應,學生的成績單,也與志愿服務的實踐直接相關。授課教師、“種子學生”和來自社區的特邀“課程督導”,分別從不同角度為學生的表現打分。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學生將獲得1.5個學分。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