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考生VS60后家長:高考還是不是獨木橋?
42.9%的家長認為高考會對孩子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持相同觀點的考生只有28.6%
2008年6月8日,出生于上世紀90年代的第一批學生結束高考,走出考場。而他們的家長,多是出生于上個世紀60年代的 “60后”們,如今正值中年。兩代人對高考的態度會有多大的差別呢?
新浪網教育考試頻道正在進行的一項名為“90后考生VS60后家長的高考情結”的調查,已有1971名考生和3851名家長參與,結果發現42.9%的家長認為高考會對孩子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而持相同觀點的考生只有28.6%。
“千萬不用那么辛苦,你們在外邊頂著大太陽等,沒有什么意義,還讓我分神。”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學的蘇楚楚在高考前跟父母“約法三章”:第一,不要接送和陪考;第二,不要特意做好吃的;第三,不要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照顧我。
蘇楚楚覺得高考就是自己一個人的“戰斗”,“學習了,準備了,參加考試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他們那樣緊張,我反倒覺得別扭。”
事實上,和蘇楚楚一樣不愿意父母陪考的考生非常多。調查發現,只有10.5%的考生愿意家長在考場外等候,超過半數(51.1%)的考生認為家長完全沒必要等候。
家長的反應大致相同,53.6%的家長認為只要接送就行了,沒必要全程陪同。分別有65.9%的家長和65.8%的考生表示在考試期間家長沒有在場外等候。
“高考前兩個月,學習上他們基本上‘不管不問’,沒有太多干預,我備考和上考場都感覺很輕松。”北京市166中學的章謹對父母的表現很滿意。她的父母也很欣慰,“我們覺得過分呵護反而會讓她緊張,我們相信她可以獨立闖過人生的第一關。”
調查顯示,對于備考期間家長的表現,81.3%的考生給父母打了80分以上,甚至有25.3%的考生給父母打了100分。
同時,家長也大多認可孩子在備考期間的表現,給孩子打80分以上的家長占81%,甚至有16.3%的家長給孩子打100分。
“90后表現出來的更自信、更獨立的姿態,和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分不開。”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勞凱聲教授說,70后、80后孩子的家長有機會上大學的不多,很多人將大學夢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這兩個時代的孩子都曾發出過呼聲,“父輩施加的壓力太大”。而60后家長的思想要開明得多,他們更能接受新生事物,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盡管他們對孩子也有殷切的希望,但是給孩子的壓力要小。
“考完第二天,我媽就非得讓我估分,她從網上下載了一套標準答案,還打印出來。”90后考生楊希彬說,電腦和網絡家長用得比他還熟練,這幾天他們一直關注著網上的招生信息。
這項在線調查表明,考試結束后,47%的考生和39.9%的家長都是首選網站高考頻道來獲得高考試題答案。
章謹的理想是當一名記者,她的志愿全填了新聞傳播類專業。“我爸媽的建議只做參考意見,最后選擇權在我的手里。我的志愿我做主,我的人生我負責。”她笑著說。
按照平時的成績,楊希彬通過一本分數線沒有問題,但是估分只有520分左右,大概只能上二本,但是他并不認為高考是自己的唯一出路,“如果真的考不上,我可以先去打工,積累經驗之后再自己創業。”
調查中,只有28.6%的考生認為高考會對自己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持這一觀點的家長卻高出許多,達到42.9%。
“90后考生成長于改革開放之后越來越多元化的社會環境,是完全享受改革成果的一個群體,他們的思想更加活躍。”勞凱聲認為,90后考生對社會的認同和感受不一樣,看待世界、處理問題比70后和80后更加積極。在他們眼里,高考更多的只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經歷。
“但是要想改變個人命運,高考仍是一條很現實的途徑,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勞凱聲說,當前社會現代化程度還不高,向上流動的主要機制還是高考,高考對于90后的影響依然很大。只不過,通過自我奮斗實現自己價值的可能性正在變大,90后這代人更自信了,他們不再把高考看成是決定自己命運的“獨木橋”。
“玩新游戲,學開車,再去北京轉一圈兒。”河北的考生小聶對于假期的這幾件事充滿期待,這幾天他正沉浸在“歐洲杯”的精彩賽事中。
和小聶不同的是,北京的考生李靜填好志愿后就去報了個英語培訓班,“為了高考光做題了,我要趁這個暑假練一口流利的口語,在大學里才不會落伍。”李靜的媽媽對女兒要求更“苛刻些”,“她報的是外語學院,我希望她能再學一下法語或者德語。”
調查顯示,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假期中,27.3%的考生準備在假期中邊學邊玩,22.5%的考生想徹底放松大玩一場,把3年的損失補回來,20.7%的考生打算適當學習充電,為上大學做準備,13.4%的考生表示要做些社會實踐活動。
而家長的想法與孩子稍有不同。更多的家長愿意孩子在假期里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這個想法的人占32.5%。
來源: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