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ets of love [ 2006-04-11 08:14 ] 滾石簡介
|
Ron Wood of the
Rolling Stones performs during a concert in Shanghai, China, April 8,
2006. [Newsphoto] | 英國有句諺語“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滾石不生苔;見異思遷終無所得),從60年代起就紅遍全球的“Rolling
Stone”(滾石樂隊)正是以40年的不懈努力印證了這句話 --
不斷地運動和堅定不移的音樂風格將會使自己永遠保持生命的活力。“滾石”,老而彌堅,滾動不止……
看過一則評論,說“滾石演唱會就是一輛不斷增加車廂的滾滾飛馳的列車,沒有停歇。或者幾個世紀加在一起的惟一一次做愛,所有的時間都是高潮”。不管您如何評價4月8日晚上海這場“石破天驚”世界巡演,也不管您能否接受這種“混世魔王”般的演唱風格
-- 粗獷、銳利、陰郁、直率,這塊碩大的“滾石”確實用自己魔鬼質地的感召力證明了“老石”不老的神話。
“滾石樂隊”于1962年在英國成立,其音樂歷程幾乎見證了整個搖滾樂的發展史,被稱為“搖滾活化石”,是目前公認的資歷最深、地位最高的樂隊組合。在出道之初,滾石就以叛逆、放蕩、頹廢的“壞男孩”形象奠定了終生成名的根基,聽樂隊主唱Mick
Jagger(米克·賈格爾)被扭曲鞭打過的嗓音,您甚至都要懷疑他們是否有過善良的時候。
“滾石”雖然與“甲殼蟲”齊名,卻走了與甲克蟲完全迥異的風格路線,不像甲殼蟲那樣感傷、詩意、富有理想,他們歌唱的是大男子主義、暴力、性愛和享樂,他們所代表的是搖滾文化里更草根的一族。從昔日的“壞男孩”到今日的“老流氓”,滾石40年如一日,決不妥協,決不搖身變為貴族或文化精英。
盡管樂隊的成員一直在變化,但是滾石的核心成員一直由主唱米克·賈格爾和吉他手兼歌手Keith Richards(基斯
·理查德)組成,米克·賈格爾當年以“不和諧”的曲調和尖銳的、對中產階級冷嘲熱諷的語言向搖滾樂發動了一場革命,他尖聲尖氣的聲音、丑陋的大嘴乃至長相成為六七十年代的重要標志之一。
“搖滾”名詞
|
Mick Jagger, Keith Richards and Charlie Watts (L-R) of the Rolling
Stones perform during a concert in Shanghai, China April 8, 2006.
[Reuters] | 在歌曲A day in the life
里,我們曾說過“Rock”的淵源,這里簡要介紹一下“滾石”四十年如一日的傳統音樂路線Rhythm
&Blues(節奏布魯斯)以及后來發展的Hard Rock(硬搖滾)。
**
先說Blues(布魯斯),布魯斯也被稱作“藍調”,在英文中是“苦、憂郁”的意思,它綜合了19世紀后半期黑人的田間號子,由黑人“靈歌”和民謠演變而來,在某種程度上,布魯斯也被認為是生活在底層民眾的草根音樂。布魯斯的演唱風格很自由,同生活中的語言情緒結合很緊,假聲、呻吟、哭泣、嘟囔都可以用來渲染烘托氣氛。顫音是布魯斯的一大特點,聽起來哀聲悲慟、凄楚無限,當然,布魯斯歌曲也不乏歡樂、愉悅的作品。
** Rhythm
&Blues(節奏布魯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布魯斯音樂繼續發展的結果。它在城市布魯斯的基礎上結合了Swing(搖擺樂<形成于1935年前后的一種流行舞蹈音樂,以爵士樂為基礎,但運用更簡單的和聲和節奏以及更大的管弦樂隊>)和Boogiewoogie(布吉烏吉<用鋼琴演奏的爵士樂,其特點是低音部有重復的旋律和節奏,高音布則有一系列即興變奏曲>)的特點,聲音變得更加有力,更加突出持續不斷、向前推進的節奏。
節奏布魯斯的特點在早期的搖滾樂中得到了直接的體現,如果看過由奧斯卡影帝Jamie
Foxx(杰米·福克斯)主演的電影Ray Charles(《雷·查爾斯》), 您可至深感受一代“靈魂歌王”原汁原味的節奏布魯斯風格,甚至是他搖頭擺肩的模樣。
80年代以后,節奏布魯斯融進了更多的流行音樂成分,使其變得更加商業化。1997年的兩首格萊美獲獎作品:Eric
Clapton(埃里克·克萊普頓)的Change The World(《改變世界》)和Tracy Chapman(翠西·查普曼)的Give Me One
Reason(《給我一個理由》)被認為是既融進流行音樂成分又保持布魯斯特征的現代節奏布魯斯佳作。
** Hard
Rock(硬搖滾)直接源自節奏布魯斯,以巨大的音量、打擊的節奏和迫人的音感為主,常用刺耳的聲音唱出快節奏的歌曲。60年代后期產生的Heavy
Metal(重金屬搖滾)可以說是硬搖滾的延伸,重金屬搖滾為了追求更為劇烈的刺激效果,往往采用電子合成器,音響強烈、火爆,鍵盤樂器、女聲部和弦樂組的音色顯得格外突出。
《石破天驚》
歌曲Streets of love(《街道之戀》)選自滾石最新專輯A Bigger
Bang(《石破天驚》)(2005年全球發行),該專輯被認為是回歸布魯斯搖滾的偉大杰作,專輯中大段大段嫻熟精湛的口琴持續伴奏堅定了作品的根源性品質,您可在Back
Of My Hand(《我的手背》)、Sweet Neo Con(《并不甜蜜》)和Infamy(《臭名昭著》)中一辨滾石的口琴魅力。
單看專輯的名字就可感受樂隊成員對“大爆炸產生宇宙”理論的迷戀和熱情,再看看專輯里的曲目Rough Justice(《不公正的審判》)、Laugh,I
Nearly Died(《笑吧,我已垂危》),您也應該想像得出這群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老頭對生活所持的態度 -- 憤怒、狂放、自由、背叛和永不服輸。
專輯里的Sweet
Neo-Con(《并不甜蜜》),被認為旨在攻擊布什政府和它極其強硬的外交政策,美國《新聞周刊》雜志曾刊登該曲部分歌詞:You call yourself a
Christian, I call you a hypocrite. You call yourself a patriot. Well I think you
are full of shit!(你自稱是基督徒,我說你是偽君子。你自稱是愛國者,我認為你是狗屎)!
Streets of love(《街道之戀》)和This place is empty(《空曠之地》)是專輯中最具抒情意味的情歌,而快節奏的She saw
me coming(《她看見我的到來》)旋律瑯瑯上口,重金屬的音響效果被揮灑得淋漓盡致,是一支老男人們歡聚于酒吧深夜喝酒的理想單曲。
本網小評
如果說在This Place is Empty (《空曠之地》)
中,我們領略的是“滾石”慣有的最為直接、最為露骨的“流氓”情愛,那么,在Streets of
love(《街道之戀》)里,我們則可觸摸到滾石不肯輕易暴露的另一面 --
溫柔無限、哀怨無限……
一個老男人,嚴格意義上,一個功不成名不就的老男人,面對比自己年輕、比自己聰明甚至比自己完美的女人,能說什么?能做什么?他唯有躑躅于充滿歡歌笑語的街頭,在所謂愛意濃濃的街頭獨自拾掇傷悲、掩蓋寂寞。
“這是個糟透的事實,但我必須得承認,我很壞”,滾石在故意耍酷玩流行嗎?看吧,在落寞的街頭,在想念心上人的街頭,若有免費的女人,“我還不忘考慮這又是一個機會”,這種“壞”不是一念之差的失足,而是骨子里徹頭徹尾的本性所致。不僅想起滾石剛出道的時候,加拿大一家電臺曾就“你愿意你的女兒嫁給滾石嗎?”展開過一次熱討,是呵,這就是滾石,以“壞”立足、以“壞”揚名,以“壞”贏得世人敬仰,世界甘愿為之旋轉的滾石。
從技巧上看,老米克那富有獨特性感魅力的輕叫和呻吟貫穿歌曲始終,可謂是布魯斯史上一大渲染氛圍的完美杰作。
(英語點津陳蓓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