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真實地展現了“房奴”的艱辛生活,讓每個有著痛苦買房經歷的人都有強烈的認同感。對于“房奴”的英語翻譯,有mortgage slave和house slave兩種,哪種更地道呢?今天來看一下吧。
如今,“房奴”的翻譯也成了熱點問題。新出版的兩部漢英字典都在做產品宣傳時著重介紹了這個詞的翻譯。《漢英大辭典》的翻譯簡單些,只有對應詞 mortgage slave,《漢英詞典》則復雜些——mortgage slave; house slave (someone under the pressure of paying back housing mortgage loan)。
這兩個譯法孰好孰壞?在我看來,單用mortgage slave足以。若用house slave可能會適得其反。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一看到house slave一詞,英美人士可能馬上會想到奴隸制廢除前在家中充當傭人的奴隸。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信息,house slave一詞早在1738年就有(Some people have a good many House-Slaves...and they live so well and easy, that it is sometimes a very hard matter to know the Slaves from their masters.)。當時的slave通常可分為兩類:一類是house slave(若譯作“家奴”[《現代漢語大辭典》:私家的奴仆可能也會起誤導作用);另一類則是field slave(田奴或莊園奴隸)。美利堅的開國元勛華盛頓就是出身于種植園主家庭,家中應該有不少奴隸。據說,他也包過“二奶”——一個年僅15歲的穆拉托人(mulatto,即黑白混血兒),名叫Venus,還是他家的house slave。
不過,也有媒體曾用過house slave一詞。例如, 1月20日的CNN上就有題為 Chinese 'house slaves' grow in booming economy(中國經濟蓬勃發展,房奴數量大增)的報道。既然house slave是放在引號中的,所以就不是表示這層意思的地道英語。
那mortgage slave地道嗎?答案是肯定的。英國的多家報紙都曾用到過這個詞。例如,《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在2008年4月16日就刊登了一篇題為Is Britain a nation of mortgage slaves?(英國淪落為房奴的國度了嗎?)的文章。
如今,奴字漫天飛,像“卡奴”、“婚奴”、“車奴”、“孩奴”、“白奴”、“租奴”、“壟奴”等時髦詞日漸充斥著報端。在翻譯這類詞時,若將slave當作萬能鑰匙,那是萬萬不可以的,否則會鬧大笑話。
相關閱讀
(來源:新浪教育? 編輯:Ju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