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國政府公布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中國減排目標為哥本哈根會議帶來新動力,但所帶來的邊際成本也會有所上升。
請看《中國日報》的報道:
Energy-related industries will have to face incremental costs to improve their carbon efficiency, but ultimately, such incremental costs will have to be shouldered by the consumers,.
為改善碳使用率,能源相關產業將增加邊際成本,但最終,這些邊際成本還是會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文中的incremental cost就是指“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加,也稱為marginal cost。例如,生產某種產品 100個單位時,總成本為5 000元,單位產品成本為 50元。若生產 101個時,其總成本5 040元,則所增加一個產品的成本為 40元,即邊際成本為40元。當實際產量未達到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減;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增。
在中國公布carbon emissions target(碳減排目標)后,有關專家正對所增加的incremental cost,以及如何提高energy efficiency(能源使用率)進行研究。目前多數工業使用的仍是fossil fuel(化石燃料),因此我國正研究增收carbon tax(碳稅,煙塵排放稅),鼓勵公眾改行low-carbon lifestyle(低碳生活方式),并對energy-saving appliances(節能器具)給予financial subsidies(財政補貼)。
相關閱讀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Julie,編輯:Helen)
點擊查看更多新聞熱詞